• 虚拟货币钱包
  • 虚拟货币今日价格行情
  • 服務項目
  • 最新動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1. 所在位置:
  2. 虚拟货币钱包
  3. 最新動态
  4. 信息詳情

《十七歲的單車》:載滿青春的迷茫與苦澀前行...

十七歲的單車,飛馳過,跌倒過,開心過,流淚過。但是那殘敗的車輪,依舊執着的向着前方緩緩轉動着

  十七歲的農村少年阿貴在北京找到一份送快遞的工作,因為得到許諾,當他賺到六百塊時可以擁有公司暫借他用的銀色變速越野車,他每日工作都很勤懇,可是就在夢想即将成真時,單車丢了,阿貴陷入絕望。
  小堅是和阿貴同歲的北京少年,但因家庭的貧困,他在維系驕傲時又常自卑。父親屢次三番将許下他一輛單車的承諾食言後,小堅為在同伴面前掙面子和交往女孩子,從家裡偷來錢買了一輛二手車,不想此車正是阿貴所丢。阿貴發現他賴以生存的單車被小堅“盜”去後,開始不計代價拼命讨回,兩個少年為守護自己的簡單夢想發生争鬥。
 

 
  隻有真正經曆過自己的十七歲,才會靜下心來看完這部電影。其實,這個故事很簡單,隻不過是關于兩個少年和一輛自行車在“失而複得”與“得而複失”中不斷交錯。隻是,因為簡單的故事加上了特殊的年齡,特殊的背景以及我們每個人特殊的記憶,所以這故事才會顯得不同,使我們産生共鳴。
 
 
 
  盡管《十七歲的單車》拍攝于2000年,但片中的北京城依舊是人們記憶中那個胡同林立,車流熙攘的樣子。整部影片的色調都是一種淡淡的灰色,除了小堅與小堅騎車飛揚的那短暫的時光帶來一絲回味的溫暖,影片自始至終都充斥着一種壓抑的氛圍。原來,十七歲的單車,不是快樂的,也不是自由的,而是矛盾,苦澀,糾結的。
 
 
 
  每個人都有過自己的愛好與夢想,尤其是在那個青春萌動的年齡更是清晰深刻。片中的兩個男孩子,有着同樣的年齡,也有着同樣的夢想,都夢想着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嶄新自行車。隻是,他們的身份不同。小貴剛從農村來到城市,在這永不停歇的繁雜社會中還未找到自己的方向。但很快的,小貴擁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一份送快遞的工作。事實上,這工作僅僅需要的是體力與記憶力,但是小貴卻從中找到了一個支柱,那便是快遞公司所配給他的那輛嶄新的山地自行車。
 
 
 
  表面上看,小貴是因為對那輛自行車十分喜愛才導緻他如此執着。但在我看來,小貴對自行車的執着,實際上是對自己在這座城市中奮鬥的權利的執着。因為小貴與快遞公司有協定,當小貴将自行車的支出賺回以後,公司便與小貴實行收入五五分賬的原則,而之前則是二八分賬。所以說,當小貴終于能賺夠錢得到那輛自行車後,說明他的工作也能夠與城市人一樣平等變得正式。于是在小貴的腦海中,隻有“執着”兩個字,支撐着他的奮鬥。
 
 
 
  另一個孩子,便是小堅。小堅是一個城裡的孩子,看上去肯定會比小貴優越,擁有幸福的生活。然而事實上小堅生活在一個父母離異,家境貧寒的複雜環境中。小堅的内心的彷徨與痛苦全都充斥在内心之中,不像小貴那樣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某種程度上小堅生活在一個更可憐的環境之中。而且,複雜的社會早早便讓小堅擁有着複雜的想法,讓小堅稚嫩的身體顯得疲憊不堪。
 
 
 
  影片中所有的矛盾實際上都來源于兩個孩子命運的糾纏。當小堅痛下決心用從家裡偷來的積蓄從二手市場終于買了一輛喜歡的自行車後,小貴卻要承受失去在這陌生的城市中生存權利的痛苦;而當小貴憑借着驚人的毅力終于找回屬于自己的那輛自行車後,小堅卻又無法承受夢想的破滅以及自尊心受損的煎熬。在經過一番争鬥之後,兩個人都平靜了下來,漸漸地兩個人竟成為了一對看上去并不明顯的朋友。畢竟,兩個孩子抛去社會帶來的種種,才發現彼此都隻不過是一個追逐自己夢想,不願放棄執着到底的少年而已。   
 
  
 
  十七歲那個年齡,愛情對于我們來說太朦胧,卻又太吸引。小貴與小堅都有自己喜歡的人,隻是小堅喜歡的人已經和他在一起,而小貴喜歡的人卻認為可望而不可及。但事實上,兩個孩子面對愛情的到來時都顯得是那樣的膽怯和羞澀。小堅終下不了決心去吻他喜歡的女孩,而小貴就算喜歡的女孩屢次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卻茫然所錯的不知做些什麼。最終,在朦胧年齡裡那朦胧的所謂愛情終究會散去,小堅喜歡的女孩選擇了騎另一輛單車的男孩,而小貴喜歡的女孩則杳無音信的離去。當他們彼此失去的時候才發現,她曾經實際上最喜歡的就是自己,而另一個她原來也一樣是個從農村來的普通女孩而已。自己表面上的面子,内裡中的尊嚴,以及她們表面上的假象與掩飾,使得兩個男孩面對一切事情時都顯得是那樣怯弱。最後,他們隻好默默承受失去的現實。其實,小堅喜歡自行車,隻不過是想學一手華麗的車技,希望能夠在心儀的女孩子面前獲取她們的注視與芳心。所以,當小堅用闆磚解決了自己的尊嚴之後,終于決定不再需要那輛自行車。隻因為,自己夢想實現那天的場景,早已灰飛煙滅。
 
 
 
  這部影片之所以被禁,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離不開導演王小帥對那群熱血好鬥,為非作歹的不良少年群體的真實描寫。事實上,他們看上去不可理喻,無可救藥,但事實上他們成為這種狀态也是需要一個過程和一個原因。包括小堅實際上也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他們因為家庭和身邊環境的劇變,因為對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的執着,所以隻好通過生活的放蕩與不羁來安慰自己。他們解決的方式沒有言語,隻有拳腳,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忙碌的社會沒有閑暇的時間去傾聽他們内心的真實聲音。他們抽煙酗酒,用染色的頭發和各式各樣的飾品将自己包裹,這些僅僅是因為他們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安全感,隻好努力的将自己變得成熟,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中不會被别人欺負蔑視。當他們叼起香煙時略顯稚嫩的拿煙手勢和吸入第一口煙霧時猛烈地咳嗽能夠最好的說明他們隻不過是一群還未長大的孩子。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影片結尾處那個被小貴用闆磚拍倒的戴眼鏡的男孩,當别人一起毆打謾罵的時候他隻是悄悄地躲在旁邊,還顯得有些害怕。可是當别人都離去的時候,他面對着那輛不會動的自行車,瘋狂的踹踢着。暴力,隻不過是一種宣洩壓力的方式,那個男孩在生活中一定擁有着太多,太大的壓力将他緊緊包圍,而他卻又極度的懼怕面對身邊的環境,所以在那一刻,那輛自行車仿佛變成了這個社會,于是内心中所有的壓抑與痛苦全部化作一股力量,狠狠地發洩出去。
 
 
 
  影片中有多處群毆的場面,但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小堅與小貴發生第二次沖突時的那段。在天台,小堅默默地看着他的那些哥們幫他拿回尊嚴,而小貴則隻能一個人孤單的默默承受。自始至終,小貴沒有一次的還手與還口,隻用了幾個字面對眼前一切——“那車是我的。”這是一句事實,盡管在小堅他們眼中毫無意義,但是,這更是一個夢想的現實。小貴正是用這單純的“執着”,将時間從白天撐到黑夜,也才有了後來的故事。當小貴被一群人拉扯的時候,小貴緊緊地抱住那輛本就屬于他的自行車,歇斯底裡的大喊着。那一刻,我的心很痛,為何我們追逐夢想的過程,會是如此的辛酸與坎坷?小貴剛剛從農村來到城市,就如同從安甯祥和走向四面楚歌,他還沒有來得及學到什麼,卻要面對眼前這被社會所衍生出的景象。所以小貴隻好用自己脆弱的身軀緊緊的保護着那輛自行車,保護着自己,保護着自己剛剛長大的夢想。
 
 
 
  影片的結尾充滿了諷刺的味道,兩個孩子因為一輛自行車的矛盾,卻由另一個男人做導火索引緻爆發。小堅實際上很坦然,因為當他撿起那塊闆磚的那一刻他就明白這一切他都一定會面對的。隻是小堅沒有想到,最後卻陰差陽錯的将小貴帶上了同樣悲慘的結局。當小堅問小貴為何不逃的時候,小貴隻是回答:“我找不到路。”有時候,當我們迷失方向的時候,隻好屈服的讓命運帶領着我們走向下一個迷宮的入口。是命運讓小貴與小堅在跌跌撞撞的逃跑中再次撞到了一起,是命運的安排讓他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個社會的現實與無奈。當他們全身遍體鱗傷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想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并發現在過去的時間裡确實會有那麼一個點足以讓他們改變這已發生的一切。然而,一切都發生了,自行車已經變得殘敗不堪了。小貴最後背着那輛自行車遊走在茫茫人海之中,身邊盡是一望無際的自行車。我不禁會問,“當我們曾經憧憬多年的夢想都變得布滿傷痕,那麼以後的路,我們又該如何去走?”也許,這個問題本無答案,也許,一切的疑問或許都是多餘,隻因為,是我們身處的環境造就了這一切的發生。   
 
 
 
  十七歲的單車,飛馳過,跌倒過,開心過,流淚過。但是那殘敗的車輪,依舊執着的向着前方緩緩轉動着……


Copyright © 2017 虚拟货币钱包 版權所有 備案号:津ICP備16003274号 壹陸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