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宣傳片發展曆程
企業宣傳片制作是随着中國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特别是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出現并日趨繁榮的。中國第一支企業宣傳片出現在何時何地,尚缺考證資料,但以其肯定出現在1979年中國第一支企業廣告片之後推算,企業宣傳片在我國發展時間最長不過30幾年。作為一個行業抑或一個産業來說,時間不算久遠,但因其強大的傳播作用,現已成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傳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企業宣傳片曆史雖短,但随着電視技術的發展,根據其表現内容、創意難度,特别是不同市場環境下的傳播作用的不同,卻可劃分為4個時代。
企業宣傳片制作1.0時代:文字報道的視頻化
1.0時代的一大特點是創作上以文字解說為主,畫面的表現力一般。基本上抛開畫面,解說詞可以單獨成為一篇文章,内容或為新聞報道,或為企業簡介,總怕受衆看不明白,總想把所有信息念給你聽。
後期剪輯講究絕對的聲畫對位,剪輯人員常常為一句話太長而沒有合适的鏡頭來對位而苦惱。這種情況的出現與早期企業宣傳片創作人員大多出身文字工作者有關,當時有能力同時掌握撰稿、指導拍攝、後期剪輯的跨界人才奇缺,僅有的少數人才無法改變行業普遍狀況。當時部分在電視台從業的編導人員成為宣傳片創作的主力,這也是還有部分企業認為拍宣傳片應該找電視台的原因。
企業宣傳片2.0時代:畫面表現力重點加強
1.0時代的企業宣傳片制作因其不能很好的突出視頻的優越性,慢慢的失去了對受衆的吸引力,受衆不再滿足于有影就行的低層次水平,宣傳片制作機構不約而同的開始注重畫面對受衆的吸引力。
為了獲得更好的畫面效果,宣傳片創作上熟練掌握鏡頭語言的導演的作用越來越大,原來隻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燈光、軌道、搖臂、升降設備得以普及運用,宣傳片不再是單人單機随意拍攝的作品,而是以導演為首的彙集了攝影師、美術師、演員、化妝師、燈光師、器材師等專業分工明确的各類專業人才的攝制組來完成。
宣傳片制作開始注重構圖的美感,色彩的亮麗,畫面的清晰度,音樂的節奏,配音的特色等方面,片中氣勢雄偉的大門,幹淨整潔的辦公區,高科技設備林立的生産車間,領導集體的會議等鏡頭充斥畫面。但2.0時代的宣傳片還是繼承了1.0時代的文字報道風格,解說往往是長篇大論,喋喋不休。
此類片子看過幾部之後會産生似曾相識的雷同感,滿足不了通過宣傳片建立客戶獨特形象的功能訴求,在個性化為主的市場環境下,2.0時代的宣傳片逐漸式微。
企業宣傳片3.0時代:在追求畫面唯美的基礎上注重精神、文化等内涵的傳達
“你們可以拍攝大門、車間、辦公室這些地方,但我要的是看過片子的人對我們公司有個總體的感覺,要他們明白我們公司的成功是獨特的,是别人無法超越的!”
“把那個開會的鏡頭去掉,我們公司的領導團隊不必出現在片子裡,公司做得好,不是我們幾個人開會開得好!”
“你們給我說說,看過我這個片子與看過我們競争公司的片子,我們與他們的不同在哪裡?我反正沒看出來!”
随着受衆欣賞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宣傳片無法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以上的疑問多次出現在提案、交片的會議現場,客戶的诘問讓宣傳片再次升級。
要說2.0時代解決了宣傳片藝術化的唯美問題,3.0時代則是重點解決宣傳片個性化的問題。企業宣傳片的創作擺脫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時代,要求制作單位提供能夠體現客戶個性化的、突出他們社會價值的、涵蓋從策略、策劃、創意、文案、腳本到拍攝、剪輯、動漫、畫面特技、音頻制作的全案服務,專業的影視制作公司在這裡大幅拉開了其與傳統影視制作機構的距離。
宣傳片制作跨入3.0時代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經濟的實踐及理念不斷深化,讓客戶的營銷理念向縱深發展,一些意識超前的業界領袖開始引領市場營銷理念向社會營銷理念的飛躍,賣産品、賣服務、賺取利潤不再是他們的全部目标,實現自己及所在團隊的社會責任價值成了他們更進一步的追求。
企業宣傳片4.0時代:微電影勢不可擋
網絡時代的到來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作為宣傳工具的企業宣傳片創作。
2010年底,第一部被稱為微電影的影片《一觸即發》開啟了企業宣傳片的4.0時代。産品的性能天衣無縫的植入到劇情之中,引發大量的自發觀看、轉發以及各類媒體連篇累牍的報道,宣傳片的傳播功能被無限放大,要我看變為我要看。
這一現象的深刻背景是,營銷學中的受衆接受過程AIDMA模型轉變為AISAS模型。即受衆從最初的attention(注意)而産生interest(興趣),不再desire(消費欲望)而是search(由于互聯網新媒體的興起),serch的結果得到認同就action代替了原先需要長時間多觸點memory(記憶)而action(行動)的過程。傳統模型以受衆的action(行動)而結束整個傳播過程,而最新的模型最後則還有share(分享)這個過程,share的結果又是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關鍵。
微電影抛棄了2.0時代生硬的實景展現,把它們有機的融入影片之中;放大了3.0時代的策略、創意成分,并更加追求畫面效果,使其傳播内容良好的呈現在受衆心中。
微電影颠覆了宣傳片的單向傳播模式,讓不同類型的受衆饒有興趣的成為傳播鍊條上的一分子,在現階段實現了宣傳片宣傳效果的最大化。
備注:
1. AIDMA法則是由美國廣告人E.S劉易斯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費心理模式,它總結了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的心理過程。消費者先是注意商品及其廣告,對那種商品感興趣,并産生出一種需求,最後是記憶及采取購買行動。英語為“Attention(注意)——Interest(興趣)——Desire(消費欲望)——Memory(記憶)——Action(行動)”,簡稱為AIDMA。類似的用法還有去掉記憶一詞的AIDA,增加了相信(Conviction)一詞,簡稱為AIDCA。AIDMA(愛德瑪)法則也可作為廣告文案寫作的方式。
2. AISAS模式是由電通公司針對互聯網與無線應用時代消費者生活形态的變化,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消費者行為分析模型。強調各個環節的切入,緊扣用戶體驗。在全新的營銷法則中,兩個具備網絡特質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現,指出了互聯網時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戶進行單向的理念灌輸,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對于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影響與改變。
Copyright © 2017 虚拟货币钱包 版權所有 備案号:津ICP備16003274号 壹陸豐起